中国最早的文字--陶文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距今4520多年前表现原始社会末期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和认识到的自然现象的刻画符号“陶文”,它比甲骨文的出现要早1000多年。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中国的汉字是从图画演变发展而来的,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省莒县陵阳河,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处遗址中,发现一批墓葬。墓葬出土的陶尊上刻着一些象形文字(共发现十几个单字),有的字像工具和兵器,有的字是由单体字组成的复体字,还有的是反映天象的会意文字,其结构与甲骨文、铁鼎上的象形文字十分相近,已具备了文字的特征,是一种能够记事、表意的简单文字。
最早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中国最早的20世纪文学史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作者孔范今。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补遗研究和价值重构颇具影响孔范今(1942-),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查看详情
最早的国别史--《国语》 中国最早的国别史是《国语》。 《国语》共21卷,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春秋时左丘明撰,后人也有考证为战国时代的史官编纂而成的。这是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有重点地记述了从周穆王起到鲁悼公止500余年内有关周、鲁、齐、晋、郑、楚……查看详情
最年长的诗集作者--林春泽 中国最年长的诗集作者是林春泽。据清代俞樾《九九销夏录》记载,明代林春泽年逾百岁,吟咏不辍,真人瑞矣。林春泽,宇德敷,号旗峰,侯官(今闽侯县南屿镇南屿村)人。正德甲戌进士,享年104岁,著有《人瑞翁集》。 ……查看详情
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中国现存最大的类书,是清代陈梦雷等原辑、蒋廷锡等重辑的《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图书汇编》。 《古今图书集成》全书1万卷,目录40卷,分6编、32典、6109部。分订5020册。每典分若干部,每部先汇考,次总论,有图表、列……查看详情
现存最早著录版本目录--《遂初堂书目》 中国现存最早版本目录,是南宋尤袤编辑的《遂初堂书目》。 《遂初堂书目》共分44类,计经部9类,史部18类,子部14类,集部3类,但未标经、史、子、集部名。所收图书,仅录书名,绝大多数作者姓名不详,但对所收刻本的不……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
以上是17辞职网(辞职信)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汉字,语言文字”的信息,欢迎访问www.17cizhi.com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s://www.17cizhi.com/wenxuezhizhu/31089.html